金标尺
金标尺 许*

序号1的错误,偷换论题没有讲过,是怎么判断额? 偷换论题说两个说的不是一个话题,那怎么判断是在论据基础上加个条件就可以推出呢?可能跟论据不充分混淆。还是就是推不出额? 偷换论题和论据不充分怎么辨别额? 另外这句话论据说市场经济下,生产力取决于人,论点说人才竞争就是市场竞争。而人才竞争只是市场竞争的一个方面,算不算绝对化表述呢?

综合应用能力B类

2023-04-28 12:01:45

金标尺 许* 同学

序号2,努力成功了没有高学历,推出不是人才,是不是也可以算偷换概念呢?高学历不等于人才。 对应的B项,没有高级职称就不是优秀老师,将高级教师和优秀老师等同,也存在偷换概念了。复合原因也可以理解。

金标尺 许* 同学

序号3,让青年人感受到技术工人也可以成为人才,推出技术工人不比大学生差。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论据不充分,论点存在工人和大学生的比较,而论据只说到了技术工人。

金标尺 许* 同学

最后一段,第一句话。不为学历凭能力的用人价值观,这就需要破除思维和建立机制。这个是不算复合原因的是吗?因为说了两个原因。这句话存在论证错误吗?比如说论据不充分,这个分析不来。

金标尺 李* 老师

回答于 2023-04-28 16:09:59

话题偷换可以写成偷换概念哈 偷换概念:两者的名词性概念相近类似但本质不同(多有修饰),或者话题不同(句子表述不是在讲同一件事,且两件事并无必然关联,即两件事无法进行搭桥来建立联系) 名词性概念例子,如:植物雌激素和动物雌激素(相似是因为都是雌激素;本质不同是因为一个是植物的,一个是动物的) 而职称是职称,老师是老师,这俩概念不相似也不相近吧。需要仔细一点了哈…… 话题例子,如:他长得帅,所以他考上了。论据在说他长相这件事,论点在说他考上了这件事,总共说了两件事,而且他的长相和他是否考上没有必然联系,中间无论添加什么样的条件都无法将长相和考上建立联系。 论据不充分:我们今天就探讨一下复杂情况的搭桥,建立论据与论点的联系。如:口红能给人心灵暗示,所以口红能够被人钟爱。我想问一下,在口红能给人心灵暗示和被人钟爱之间,能不能进行搭桥?若能,就是论据不充分。搭桥好了,结论就成立。 那么这里怎么搭桥呢?是不是应该加上“有些能给人好的心灵暗示的口红往往是会被人钟爱的”这样一个条件,这样再得出“口红是被人钟爱”的结论才不突兀呢。你理解的技术工人和大学生那儿,确实也存在论据不充分,论据只要补充上了相关内容(添加上一些技术工人的示例等),就可以推出(或者足以说明)结论了哈。这里思考得不错,继续加油…… 综上,论据不充分和话题偷换之间的区别就是,看是否能够将论据论点建立联系哈 最后一段第一句话表述无误。我们来看哈,我们让不唯学历唯能力引领新的用人价值观(这是一个宏观对策),接着继续,那么针对这一宏观对策我们要怎么来实施呢——怎么让不唯学历唯能力来引领新的用人价值观,提出了一个较第一个分句稍具体一点的对策——破除人才高学历的惯性思维,最后进一步说明怎么破除人才高学历的惯性思维(较第二分句再具体一点的对策)——建立激励机制。第二个和第三个分句并不是并列关系哈。三个句子都是对策,且一个比一个具体,逻辑清晰,表述正确哈。 再理解理解哈,加油……

金标尺 许* 同学

偷换概念:两者的名词性概念相近类似但本质不同(多有修饰),或者话题不同(句子表述不是在讲同一件事,且两件事并无必然关联,即两件事无法进行搭桥来建立联系) 那这个话题不同,无法搭桥联系,那跟强拉因果怎么辨析哎

金标尺 李* 老师

回答于 2023-04-28 17:10:43

偷换概念和强拉因果这两者有时候存在一定的交叉,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一定的文意分析,看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 偷换概念:举个另外的例子来和强拉因果区分一下哈。如:(22年917试题)为了加快中国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航天工业,因此发展航空工业必须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论据强调加快中国发展必须发展航天工业,而论点强调发展航空工业必须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二者并未讨论同一话题,是两个话题,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强拉因果:分析文意后,论据是因,论点是果,但这两个因果之间却无必然的因果联系。刚才的长相和考上这个例子,也可以理解为强拉因果哈。看你最为明确的是哪个就可判定为是哪个。 但其实更明显的是强拉因果哈,刚才那个长相和考上这个例子用于偷换概念不是特别好,换成中国发展这个例子来理解偷换概念的知识点哈。不好意思哈,这里稍微纠正一下…… 综上,当二者明显没有因果关系的话题不同建议写偷换概念;有明显的一个是因,一个是果,且话题不同,建议写强拉因果哈。加油……

金标尺 许* 同学

理一下,偷换论题,是论据论点不是同一个话题,也不可以用搭桥或者加条件建立联系。 论据不充分,是论据论点,可以用搭桥或者加条件建立联系。 强拉因果,是论据论点不是同一个话题,也不可以用搭桥或者加条件建立联系,并且有因到果的描述。 是这样理解不?

金标尺 许* 同学

偷换论题跟绝对化表述又混了。 论据说市场经济下,生产力取决于人,论点说人才竞争就是市场竞争。答案说的是论据论点话题不一致,属于偷换论题,可以理解。 另外来看,人才竞争只是市场竞争的一个方面,论点说人才竞争就是市场竞争,算不算绝对化表述呢? 对应的A选项,论据说中国发展,航天发展是必要条件。论点说基础研究是航天发展必要条件。答案说是偷换话题,可以理解。 但偷换论题,不一定想得到。这个A项,论据说中国发展,航天发展是必要条件。论点说基础研究是航天发展必要条件。中间差个条件,其实是可以建立联系,属于论据不充分?

金标尺 许* 同学

序号2,努力成功了没有高学历,推出不是人才。答案说的是复合原因。是不是也可以算偷换概念呢?高学历不等于人才。 对应的B项,没有高级职称就不是优秀老师,答案说的是复合原因。 之前说职称跟优秀教师概念不相似,不能跟上面例子一样认为属于偷换概念。 理解的复合原因是一个结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只是论点将其归为一个原因导致的结果。 之前说复合原因像伞骨,多个构成,缺了一两个依然成立。我以为原因是并列的,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结果。 这样感觉有点冲突了。估计还是哪里没有理解到。 在优秀教师这里,有很多优秀教师也没有高级职称,感觉就有点不像是复合原因了。

金标尺 许* 同学

李亚 昨天 下午04:09 话题偷换可以写成偷换概念哈 这个没有理解 话题偷换,是论据论点是两个话题,无法建立联系。 偷换概念是论据推论点可以得出的,只是其中某个名词概念缩小或者放大或者有歧义了。 是这样理解的。

金标尺 李* 老师

回答于 2023-04-29 22:21:57

线下近日开集训课了,建议你这边跟班主任沟通一下看能不能去跟一下线下的课,跟老师进行一个面对面的交流呢? 这样可能会对你的学习更有帮助哈。此建议仅供参考哈,加油……

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