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招警考试
2024年面试热点及预测:基层“舆情焦虑”从何而来
资料背景

互联网时代,“舆情应对”正成为广大干部要面对的一道重要“考题”。如果应对不当,舆情可能会像潮水一般涌来,导致局面失控、“水漫金山”。因此,遇到各类舆情,一些基层干部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将舆情视为“洪水猛兽”,处置起来如履薄冰、畏首畏尾,患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舆情焦虑症”。

金标尺解读

舆情自古有之,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舆情爆发的数量、速度和强度,出现了指数级增长,这就对各级政府部门带来了新的挑战。

对于“舆情焦虑”,需要一分为二来看一方面,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意,对各级政府部门有一定的监督作用,这对于遏制和纠正那些极端的违规、违纪行为,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一些部门、一些人,由于过度担心舆情,在工作中出现了“保守倾向”,不愿意承担风险,更愿意不出错、不出事,这其实会对实际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基层之所以会产生“舆情焦虑”一是对网络时代舆论监督的新局面有焦虑二是对舆情爆发后的追责、处罚机制有焦虑三是对不能很好地应对舆情有焦虑。那么,基层如何才能克服“舆情焦虑”?需进一步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

第一,能听与会说。在处置舆情时,如果“只说不听”或者“只听不说”,就可能沦为自以为是的“独白”,或者令人失望的“失语”,致使无法形成良性沟通。基层干部要克服“舆情焦虑”,既要善于倾听网友的心声,也要学会与网民话语同频,从而推动基层工作与民意趋向统一

第二,线上与线下。基层干部是与人民群众直接面对面的,因此还需要注重网上交心,网下服务”。经常上线看看,及时了解并积极回应网民关切,对网络谣言予以打击,同时引导媒体、社会“意见领袖”等传播更多正能量的声音还需要在线下多与群众“交真心、谈真话”,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从而把一些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尽量避免网络舆情的发生。

第三,严查与宽容出现舆情需要科学研判、具体分析,而不是一有舆情,就搞“一票否决”“一棍子打死”式的问责。如果舆情是由重大责任事故和重要失职问题所致,那么坚决问责失职者、惩处违纪者无可厚非;而如果是正常开展工作或因谣言传播产生的,则需要科学考量和处置,善用容错机制只有支持担当者、保护作为者,为干事创业者创造宽容的环境,才能让基层干部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对于基层干部来说,在网络舆情治理的“考试”中保持从容心态不掉队,并锻造敢于、善于应对的能力,是做好基层治理、提升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全文
金标尺教育
点击查看 更多招考
扫码关注 招聘考试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