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疗卫生
2024年面试热点及预测:警惕“无痛手写”背后的形式主义
资料背景

近期,电商平台上一款名为“写字机器人”的仿手写产品成为热销品。凡是需要手写的文件材料,包括备课教案、会议记录、施工日志、签到表等,只需在电脑输入电子文档,写字机就能在几分钟内“写出”一页“神还原”手写笔迹的纸质文稿,吸引了不少“体制内人士”购买。半月谈记者调查了解到,写字机器人热销的背后,是基层各类工作考评“手写癖”倾向。这种以技术手段应对考核要求的做法及其背后根源,须引起关注。

金标尺解读

“无纸化”办公渐成趋势的今天,仿手写机器人热销只是为了应付各种“必须要求手写”的材料检查。比如教案、理论学习笔记、会议记录等,原本这些文件要求手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深书写者的记忆,但是一旦过量,就会产生新的基层压力,最终演变成形式主义。

诚然,手写材料有其合理性。比如手写材料利于留痕追溯,手写教案利于检查教师的教学思路,手写学习笔记利于加深学习印象但是,凡事过犹不及。一味地要求材料都用手写,而且不分场合、不管数量,这就会增加基层工作者的压力,占用其更多精力,更进一步就会演变成形式主义。

因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合理考核指标,树立正确政绩观。无论是教案、笔记,还是其他各种工作材料,手写原本是为了帮助工作者深入学习和思考,但设定不合理的量化考核指标,只检查留痕结果,不管实际效果,这就偏离了初衷,反而会耗费多余的精力,耽误工作。所以,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避免因形式化的考核标准导致员工应付工作。然后,工作重实效,善用科技提高效率。注重真正的工作实绩和成效,以推动工作的实质性发展为目标。在当前的办公环境下,多数情况已经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与其一味强调“纸面创新”“不许重复”,不如合理善用科技手段,减轻手写负担,转而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准备工作和复盘总结上面。带着问题、联系实际深学细悟,最终在工作上提质提效。最后,创新形式方法,提升能力和素养。提升基层工作者的各种素养、增强工作本领是必修课。因此,与其让人反复“抄笔记”,不如在创新学习组织方式、增强学习者内生动力等方面下功夫,让基层工作人员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或许还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展开全文
金标尺教育
点击查看 更多招考
扫码关注 招聘考试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