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职测》判断推理:数列问题
【导读】事业单位《职测》判断推理:数列问题。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职测数量关系中数列问题考查的越来越多。这类题目理论固定,规律性强,理解之后在考场上就能够游刃有余的处理了。今天金标尺就和大家分享数列问题中常考题型之一——等差数列。接下来大家一起来跟金标尺学习吧!

一、等差数列的题型特征

等差数列,指的是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

二、等差数列的解题方法。

解决等差数列的问题,关键在掌握多种计算公式。在等差数列的公式中首项为,项数为n,公差为d,通项为,前n项求和为

(一)通项公式

推论:

(二)求和公式

推论:

1.当n为奇数时,,此时

2.当n为偶数时,没有中间项可以用中间两项之和的平均数代替,

此时

下面让我们通过这几道题练习一下吧!

【例1】某成衣厂对9名缝纫工进行技术评比,9名工人的得分恰好成等差数列,9人的平均得分是86分,前5名工人的得分之和是460分,那么前7名工人的得分之和是多少?(  )

A.604

B.623

C.627

D.631

【金标尺解析】根据题意9个人平均得分为86分,且得分恰好构成等差数列,所以中项a5=86。前5名工人的得分之和是460分,所以前5人的中项a3=460÷5=92。a4=(a3+a5)÷2=(86+92)÷2=89,而前7名工人得分之和=a4×7=89×7=623分。故本题答案为B项。

【金标尺提示】本题中需抓住等差数列的项数为奇数,熟练使用求和公式的推论即可求出答案。

【例2】小张在13楼上班,她从1楼到4楼走楼梯匀速上楼,用了45秒,从4楼到13楼,每增加一层,所花时间比刚走过的一层多用3秒,则她从1楼走楼梯到13楼需要(  )秒。

A.270

B.330

C.315

D.273

【金标尺解析】从1楼到4楼,爬了3层楼,用时45秒,因此一层楼用时15秒。从4楼到13楼,每增加一层用时多3秒,所以4楼到5楼用时18秒。因此4楼到13楼的用时,可看做是以18秒为首项,公差为3秒,项数为13-4=9项的等差数列,所以4楼到13楼总用时==270秒,因此小张从1楼走楼梯到13楼需要270+45=315秒。故本题答案为C项。

【金标尺提示】本题难点在于需要根据题干条件自行构造出等差数列,并且再数列求和之后要加上一到四楼所花费的时间。

总结:以上梳理中呈现的知识信息并不难,相信同学们只要多加练习就可以熟能生巧~

展开全文
温馨提示:若您在查看过程中遇到附件无法正常打开的情况,请您将本文链接复制,并粘贴至手机浏览器进行打开操作。
金标尺教育
点击查看 更多招考
扫码关注 招聘考试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