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笔试完,不少考生就在群里哀嚎:难!更有甚者断言:比省考还难!!到底有多难,到底难在哪儿?我们看看这次考试的考情分析就知道了!
一、常识判断:角度新颖,难度偏大
常识难度:★★★★☆
1.政治
共考4道。以时政为主。考察范围二十大、冬奥会、近两年内的重要讲话及会议。
冬奥会再次出现在试卷中有些出乎意料,在去年上半年,冬奥会考点频频出现在旧大纲试卷中,至去年下半年冬奥会热度减退,试卷中难以再次看到。
本次考试再次出现冬奥会也再次提醒我们对于近两年的重大事件时政要有所熟悉。
2.经济
共考2道。考点出现在国际组织的名称及职能、宏观调控的措施及作用。专业性很强,难度较大。
3.人文
共考6道。考查岁寒三友、古代名人典故、《三国演义》情节、成语含义、人民币背部图案。岁寒三友、部分古代名人典故、四大名著情节曾多次出现在考试当中,属于考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4.科技
共考3道。考查范围包括科技时政(我国航天器命名)、生物常识(种子与果实)【初中生物】,物理常识(宇宙学各发现时间排序)。
航天器命名属于超高频知识点,基本上三次考试就会出现一次。其余科技常识大部分内容来自于中学时期学习过的内容。
5.地理
共考3道。考察台风形成【高中地理】、喀斯特地貌【高中地理】、重庆四山分布。地理常识多为中学必修内容,还会出现重庆市市情。
6.法律
共考2道。考查行政处罚法(一事不再罚)、公司法。
纵观重庆历次事业单位考试常识,半数以上常识来自于中小学时期课本中学习到的知识,其余常识(如近代史、经济等)与旧大纲内容高度重合。还有一部分常识考点(如航天器命名、维生素等)属于超高频考点。
考生不需要过于畏惧或完全放养常识,找准复习方向,还是能有收获的。
二、言语理解:难度中等,考点常规
言语难度:★★★☆☆
言语题量和题型分布均较为稳定,BCDE类题目全部一样。按照惯例为25道题,A类则比其他类别多了5道题,共30题。
总体上看,题目难度也是中等,考点都是我们课程中重点讲解过的。
接下来我们从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两个板块入手,分析一下本次考试的特点。
(一)逻辑填空
1.命题很“亲民”,词语几乎“全熟人”!
逻辑填空没有复杂深奥的话题。本次考试选取的文段话题涉及面较广,且贴近生活,有讲历史、文化的,有对当下社会现象的评论,有浅显的科普类文章,也有文辞优美的景色描写,如24题直播带货,34题卡通人物泥塑,49题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都是大家平时会阅读到的内容,话题亲民,基本可以做到一读就懂。
词语也都是大家的“老熟人”,几乎没有生僻词,没有脱离出考试高频成语的范畴。如A类28题成语“津津乐道”“耳熟能详”“喜闻乐见”,在2018上下半年和2019下半年全国联考中都曾考过,再如21题成语“一成不变”,在2018和2022年联考中也都考到,还有26题成语“事半功倍”也属于高频词,在2018上下半年联考中均考到。
词语考情常规,高频词较多,金标尺的成语和实词读本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大家都看熟了吗?
2.题型有创新,事考首现“四词”填空题!
以往职测考试的逻辑填空,二空、三空题目居多,而此次考试中首次出现了四空的题目,该题如下:
因此,试题具体会有什么变化,是否和往年命题一致,都是无法下定论的,只有坐在考场上拿到题的那一刻,才能见到真容。
各位考生在平时复习中也要灵活,要做好试题形式有变化的准备。
(二)片段阅读
1.提问方式新颖,注意辨别“本质”!
本次考试片段阅读也有所创新,如A类最后一题问“作者主要批评哪些倾向?”。以往考试中更多的是如“这段文字的主旨是”“文段意在说明”等普遍的提问方式,提问作者“倾向”则很少见,而且是问“批评”的倾向。
2.那些年学的阅读方法,竟全用上了!
此次考试文段选取较为规范,完美适用于金标尺课程中的文段分析方法!文段转折、因果、对策标志词突出,“但”“然而”“因此”“需要”等词提示着考生重点句的位置,如以下文段:
迅速浏览前文之后,我们会发现尾句的“需要”很明显的提示着对策,立即锁定即可。
本次考试文段行文结构也极为清晰,如上文文段只要看到对策,就可以确定该文段为分总结构。
三、数量关系:题型新颖,难度提升
数量难度:★★★★☆
数量关系部分,A类一共10道题,其中前5道题即是其余类别数量分析的前5题,题目和顺序完全一样。
从题型上看,以A类为例,具体分布如下:
BCDE类的5道题分别是几何问题、排列组合、概率问题、和差倍比和经济利润问题。
从难度上看,相比之前几次区县招录的自主命题,难度明显有所提升。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出现了没有考过的知识点,比如通过边角边判定三角形相似、枚举法的思路解概率问题;二是经典题型新考法,典型代表就是A类最后一题,涉及到经济利润问题中的利润极值,常规题目记住解题结论直接套用即可解题,而此题必须采取代入排除的思路。
虽然难度加大,但如果能给A类的数量关系留8分钟时间,可以做对其中最简单的5道题;如果给其余类别留5分钟时间,可以做对其中最简单的3道题。
C类综合分析的数学部分,这次是一拖五的形式,5道题都是对概率的考查。前两题和最后一题偏简单,第三题和第四题由于涉及到高中理科数学,概率问题中数学期望的概念,绝大多数考生只能望而却步。
四、判断推理:考情常规,考点“极端”
判推难度:★★★★☆
新大纲以来重庆本土考试判断推理总题量基本都是30道,本次也不例外。此次考试判推版块ABCDE类完全相同,题型分布如下:
1.图形推理
依然以平面类规律为主,其中数量类规律居多。
考查了笔画数、面、移动以及三视图等重要考点,整体难度一般,只要熟悉常规考点,对常规知识点有较高熟练度,本次考试实现全对不是问题。
本次考试出现五道题中考查两道笔画数的情况,此情况与9.25乡镇考试一样(五道题出现三道面的考点),所以考生在本土考试中若再次遇到同一考点反复出现的题目设置,属于正常情况。
2.定义判断
整体难度较大。主要体现在题干较长,专业名词较多,如“矩形制组织结构”;主要涉及经济、生态、法律等领域,考查范围较广;个别题目选项设置上也有一定难度,需要仔细辨析。
对比去年的9.25乡镇考试、今年的2.11长寿等几次考试来说,难度有所上升,7道题对4-5道属于优秀水平。
3.类比推理
考点多,难度适中。
以集合类规律为主,语义、语法、逻辑以及对应类考点均有涉及,考点分布均匀。集合类考查了两道并列关系和一道种属关系,其中一道并列考查词语的拆分;语义类以成语的形式考查一道;语法类考查两道;逻辑类考查了一道顺承关系,对应类考查一道,题目中成语和常识共涉及四道题,需要考生在平时学习中注重积累。
4.逻辑判断
题型单一,难度适中。
此次联考仅考查了削弱加强型推理(6道)以及综合判断推理(4道)。其中加强型推理考查5道,题量占比较大,其他题型均未涉及,属于比较少见的情况。综合判断推理共两个材料,每个材料设置两道题,都是排序问题,存在一定难度,整体上看逻辑部分难度适中。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下一次大型联考就在两个月后,知晓重庆近期考情,才能更好备战之后的考试。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