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三分钟就要被公司开除,这样的事情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居然是真的!据媒体报道,广州一店长因休息3分钟被开除。2021年3月,余某入职品某公司任店长,负责管理该公司位于某广场的门店。2024年9月26日,品某公司区域经理通过微信告知余某,其工号将于当日作废,双方均确认劳动关系于当日解除。
公司以员工休息三分钟为由就要开除,公司的行为看似理直气壮,实际上不合情不合理更不合法。
具体而言,第一,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休息权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题干中连续工作超8小时,在工作太累的情况下闭眼休息3分钟,这是正常的生理需求,是对自身休息权的合理行使。企业应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而不是将其视为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以此为借口开除员工。第二,严重损害公司形象。这种剥削员工的极端且短视行为只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和归属感,不仅让被“开除”的员工感到心寒,更会降低在职员工的安全感,从而导致更多的员工流失,进而影响团队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不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在自媒体时代,一石激起千层浪,公司的无知恶意行为会把公司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影响消费者对公司的好感,从而降低客户黏性和认同感,导致客户的流失。
看似偶然、个例,但背后也折射出了很多问题。一方面,反映出公司对法律的漠视。仅仅因休息三分钟就开除员工本身就违反了《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事后负责人理直气壮的解释更是体现了公司管理层无视法律规定、随意侵犯员工合法权益的一面。另一方面,反映出公司管理缺乏人性化。公司的运营核心在人,但是该公司却为了追求利益效率忽视员工的休息权等正常需求,忽视对员工的关怀,本质上暴露出的是公司的冷漠与僵化。与此同时,反映出公司管理存在混乱。不合理也不合法的处罚决定能够落地,说明该公司缺乏完善的反馈沟通渠道,更缺乏完善的解决机制。面对问题没有充分的核实调查,仅通过区域经理一通电话就能随意解除合同。
为了避免类似的闹剧再次上演,也为了杜绝不良公司以此效仿,避免更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伤害,我们必须做更多功课。当下,从严从重处罚。对于已经发生的违法行为,责令企业给予相应赔偿,并对企业做出罚款、黑名单等处罚,以儆效尤。未来,加大普法宣传。定期送法进公司企业,既要提高管理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引导公司尊重爱护员工,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也要积极宣传维权路径和方法,提高员工的维权意识,让大家知道公司的哪些行为违反了劳动法,懂得搜集证据并在必要的时候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