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杭州市建兰中学新一期智慧父母研修班开营,不大的教室内坐了近百名家长。在这里,父母教育理念被重塑,家长们表示经历了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共情孩子的压力,第一次体验被大声吼叫,第一次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课堂上,指导老师通过情景演练、互动问答等,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亲子交流问题一一模拟、解答。
在如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家长们往往面临着诸多挑战。他们不仅要应对工作上的压力,还要承担起抚养和教育孩子的重任。然而,在成为父母之前,大多数家长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育儿知识和技能培训,这导致他们在面对孩子教育问题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产生焦虑情绪。而“父母研修班”的兴起,正是对这一需求的回应,同时也反映了当前社会对于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
“父母研修班”开设带来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于家长而言,能够帮助家长提升亲子交流能力,掌握正确方法处理亲子问题,更好地理解孩子,增进亲子关系。于孩子而言,会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学会有效沟通后,孩子能更真切感受到爱,心理和情感需求得到满足,有利于其健全人格和良好价值观的形成。于社会而言,体现了学校和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有助于构建家校共育的良好模式,推动教育理念的更新,在社会上营造关注家庭教育的氛围,提升整体家庭教育水平。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杭州市建兰中学的这一举措目前还处于试行阶段,其在探索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是内容深度与广度。当前研修内容虽具启发性,但模拟的亲子交流情境尚不足以全面覆盖家庭教育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限制了家长将所学知识有效融入家庭实践的能力。
二是持续性。研修班的短期培训模式难以充分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深刻转变与行为习惯的持久调整,缺乏系统性的后续支持与跟进机制,影响了教育能力提升的持续性和深度。
三是普及性与包容性。教室内只能容纳近百名家长,对于学校全体家长而言,参与机会有限,不能满足所有家长提升教育能力的需求。
因此,未来要想进一步优化“父母研修班”的课程,我们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优化内容。可以提前收集家长在亲子交流中的常见困惑,结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特点,制定更具针对性、全面性的培训内容,确保家长所学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强化跟进。建立长期跟踪机制,如定期组织线上交流群、举办后续辅导讲座等,巩固研修班成果,持续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不断调整教育方式。
最后,扩大覆盖。借助线上平台,如直播、录播课程等,让更多家长能够不受场地限制参与学习,同时可以鼓励家长之间相互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进一步扩大研修班的影响力和受益面。
![](/static/waps/newwap/img/bule-daw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