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小红书对账”之后,中西方民间交流再度上演名场面——一名在YouTube上坐拥3700万订阅者的美国网红“甲亢哥”(英文名“IShowSpeed”)近日来到中国,在上海、北京、河南、成都等地连续开启直播,引发了一场中外网友共同参与的互联网狂欢。
网红“甲亢哥”在中国直播,不仅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同时也为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
其一,促进国际文化交流。通过“甲亢哥”的镜头,全球观众能够近距离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无论是古老的建筑如故宫、长城,还是现代都市中的高楼大厦,“甲亢哥”都用生动的方式展示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其二,提升中国形象与软实力。“甲亢哥”拥有3000多万粉丝,这意味着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当他在中国各地旅行并分享自己的经历时,无形中为中国的国家形象做了一次正面宣传。尤其是当他体验到中国的高铁、5G网络等先进科技时,这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大国形象。其三,打破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偏见。一个没有剪辑和滤镜的真实中国很难不打动人,与西方反华势力长久以来的反华宣传形成强烈“反差”,因而震撼了无数国外网友,也让那些刻意丑化中国形象的人又一次“破防”。真实的中国,绝对经得起任何打量目光,绝对经得起任何横向比较。
当然,“甲亢哥”中国行不仅是网红经济的个案,更是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缩影。因此,真实的中国故事需要更多“民间大使”去讲述,开放包容的态度和政策支持是国际传播的基石。
第一,构建多元传播主体。一方面,支持民间力量参与:鼓励国内外网红、留学生、游客等成为“中国故事”的传播者,通过个人视角增强可信度。例如,可优化签证政策(如144小时过境免签)、完善支付便利化措施,吸引更多国际创作者。另一方面,官方与民间协同:政府可提供文化体验资源(如非遗技艺、特色景点),为创作者提供素材支持,但避免过度干预内容,保留真实性与自然感。
第二,防范文化误读。部分内容可能因文化差异引发争议(如《阳光彩虹小白马》歌词),需提前做好跨文化沟通指导,避免无心之失被恶意炒作。
第三,加强舆情监测。对境外不实信息及时辟谣,同时善用“他者视角”反击偏见。例如,针对西方媒体对直播的质疑,可通过数据(如携程赴华游客增长65%)佐证传播效果。
未来,我们需进一步发挥新媒体优势,以真实、温情、创新的表达,推动中国故事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