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1日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的是( )。
A.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表明教师的行为具有( )。
A.主体性
B.创造性
C.间接性
D.示范性
3、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发展的动力是( )。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委会的形成
D.共同的活动
4、下列著作中,由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的是( )。
A.《教育论》
B.《理想国》
C.《教育漫话》
D.《雄辩术原理》
5、兵兵很想改掉上课爱说闲话的毛病,但上课时只要老师一不注意,他又忍不住说起闲话来。针对兵兵的情况,对他的教育应着重培养(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6、对观察内容与步骤不作限定的教育观察属于( )。
A.结构式观察
B.参与性观察
C.非结构式观察
D.非参与性观察
7、学龄儿童易感染麻疹病毒。该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是( )。
A.血液
B.消化道
C.呼吸道
D.蚊虫叮咬
8、依据科尔伯格的理论,以“好孩子”为取向的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
A.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
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D.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9、贾老师告诉学生:“不高兴时,你可以跑跑步、打打球,或者散散步、听听音乐,甚至可以大喊大叫。”贾老师所使用的心理辅导技术是( )。
A.积极暗示
B.行为矫正
C.认知改变
D.情绪调控
10、考试时,学生依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答题速度或解题思路的策略属于( )。
A.元认知策略
B.认知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1、在掌握“动物”概念的基础上,学生又学习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这两个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发现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12、数学课已经开始了,萍萍还在想着课间谈论的周末春游的事。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A.注意分散
B.注意动摇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13、强调学科逻辑体系完整性和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相对独立性的课程是( )。
A.经验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分科课程
14、《学记》中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语句是( )。
A.禁于未发
B.学不躐等
C.相观而善
D.独学而无友
15、《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应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 )。
A.“做中学”“思中学”“创中学”
B.“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C.“做中学”“练中学”“创中学”
D.“做中学”“用中学”“读中学”
16、最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传授知识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制
B.道尔顿制
C.特朗普制
D.文纳特卡制
17、芸芸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不太好,只得了55分,但杨老师仍表扬了她,因为期中考试芸芸的数学只考了30分。杨老师所采用的评价方式属于( )。
A.过程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相对性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18、课外活动区别于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是( )。
A.自愿性
B.计划性
C.同步性
D.组织性
19、下列关于课程的理解中,没有体现“学习者是课程主体”的是( )。
A.课程即对话
B.课程即知识
C.课程即经验
D.课程即活动
20、“10以内的数字”一课教学结束时,为巩固所学内容,李老师让学生诵读儿歌:“1像铅笔细长条,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这种结课方式属于( )。
A.自然式
B.总结式
C.游戏式
D.悬念式
二、简答题
21、简述美育的主要任务。
22、简述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形式。
23、依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
二(2)班小亮同学上学迟到,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也不按时完成。在多次批评教育无效后,班主任艾老师决定进行一次家访。
艾老师到小亮家时,他正在做晚饭,父母还没回家。见老师来了,小亮吃了一惊,不安地说了声“老师好”,又忙着做饭去了。过了一会儿,小亮妈妈回来了。艾老师从小亮妈妈那儿得知,小亮家比较贫困,父母每天忙于生计,早出晚归,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一些家务活还需要小亮来做。了解这些情况后,艾老师打消了原本想要“告状”的念头。
第二天,艾老师在课堂上表扬小亮不仅懂礼貌,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还帮父母做家务,希望同学们都向小亮学习。之后,艾老师安排他负责监督班级卫生工作,并对他尽职尽责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没过多久,小亮迟到的次数明显减少了,课堂学习认真多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
24、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结合家访前后小亮的变化,评析艾老师的教育行为。
(2)谈谈小学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儿童观。
【材料】
科学课上,张老师在讲授“月食”现象时,首先给学生讲了“天狗吃月亮”的民间故事,然后引出“月食”这个概念。接着,伴随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张老师娓娓道来:“月食的形成和地球、太阳运行的相对位置有关。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转。当太阳、月亮、地球基本运行在同一条直线上,而且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时,月亮就渐渐地被地球遮住了。此时,地球上的人们会看到圆圆的月亮逐渐变的像小船、像镰刀、像眉毛,直至什么也看不见了。
最后,张老师总结道:“我们的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公元前13世纪,甲骨文里就有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记载。公元前8世纪又有月食的确切记载。我们应当为此感到骄傲。同学们,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
25、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评析张老师的教学行为。
(2)谈谈小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四、教学设计题
【材料】
26、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本文教学,谈谈小学语文课程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2)如指导第二学段的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第一课时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
27、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落实“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的课程理念。
(2)如指导第一学段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
28、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阐述对话教学的基本环节。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此对话内容,试拟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操练环节并说明理由。
【材料】
29、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的音乐风格、节拍、调式、情绪情感。
(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习这首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学唱歌词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材料】
30、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请简述“武术基本动作——弹踢”的动作要点。
(2)拟定小学中年级“武术基本动作——弹踢”的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本课内容的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
【材料】
31、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象形文字的含义及特征。
(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
注:试题来源于考生回忆及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