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师公招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备考有哪些重点?
【导读】《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备考有哪些重点?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以下是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备考的重点内容:

一、教育学

1.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本质与功能:准确理解教育的广义和狭义概念,把握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重点掌握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教育学的发展历程:熟悉教育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及其思想,如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泛智教育思想等)、赫尔巴特(传统教育理论,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等)、杜威(现代教育理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等)。

2.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1)教育目的:理解教育目的的概念、层次结构(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掌握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等)。

2)教育制度:了解教育制度的概念、发展历程,重点关注我国现代学制的类型(如单轨制、双轨制、分支型学制)以及我国现行学制的结构(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3.教师与学生

1)教师:教师的角色(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等多种角色)、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等)、教师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等)。

2)学生: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等)、学生的权利(受教育权、人身权等)和义务。

3)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类型(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自身素质、发扬教育民主等)。

4.课程

1)课程的概念、类型:了解课程的广义和狭义概念,掌握课程的类型,如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等的特点。

2)课程目标、内容与结构:理解课程目标的确定依据,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如知识、学生、社会需求等),掌握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3)课程实施与评价:熟悉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创生取向),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等)。

5.教学

1)教学的概念、意义与任务:明确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掌握教学的基本任务(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等)。

2)教学过程:理解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等)。

3)教学原则与方法:重点掌握常见的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及其贯彻要求,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等)的运用。

4)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了解班级授课制的特点、优缺点,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其中上课是中心环节。

二、教育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明确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其任务是揭示学与教的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了解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2.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学生的认知发展:掌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和维果茨基的文化 - 历史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概念等)。

2)学生的人格发展:熟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如婴儿期的信任对不信任等八个阶段)。

3)学生的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在智力、学习风格、性格等方面的个别差异,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3.学习的基本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点掌握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条件反射的形成、消退等)、桑代克的试误说(学习的三大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强化、惩罚、消退等概念)。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理解苛勒的完形 - 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 - 结构说(发现学习)、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概念等)。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掌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如知识不是绝对的真理,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等。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了解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非指导性教学等)。

4.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概念、功能与分类:明确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促使学习活动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了解其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等,掌握学习动机的分类(如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等)。

2)学习动机的理论:重点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将成败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等因素)、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3)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掌握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如创设问题情境、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等。

5.学习迁移

1)学习迁移的概念、类型:理解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掌握正迁移、负迁移、顺向迁移、逆向迁移等类型。

2)学习迁移的理论:熟悉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贾德的“水下击靶”实验)、关系转换说等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

3)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与促进措施:了解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等),掌握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等)。

三、教育法学

1.教育法律法规概述

1)教育法的渊源:了解宪法、教育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等不同渊源的教育法律法规。

2)教育法律关系:掌握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如公民、法人、国家机关等)、客体(物、行为、精神财富等)和内容(权利和义务)。

2.我国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重点掌握教育法的基本理念、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教师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熟悉义务教育的性质、学制、保障措施等规定,如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特点。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掌握教师的权利(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等)、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等)、教师资格、教师聘任等相关规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等)、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特点与功能:明确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其特点包括境界的高层次性、意识的自觉性等,功能有教育功能、调节功能等。

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1)爱国守法:教师要热爱祖国,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展开全文
金标尺教育
点击查看 更多招考
扫码关注 招聘考试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