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育公基》: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

必知实验18: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

德国心理学家苛勒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13年,苛勒接受普鲁士科学院的邀请,到西班牙属地腾纳列夫研究猩猩的学习。

在苛勒所做的研究实验中,“取香蕉”的实验是最有名的。在一间屋子里,猩猩可以看到屋顶上悬挂着一串香蕉,但是它够不到。屋内的地上有几只箱子。

面对这样的情景,猩猩一开始尝试跳起来抓取香蕉,但是没有达到目的。后来它不再跳了,而是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仿佛在观察房间里的东西。

经过一段时间,猩猩突然走到箱子前面,站着不动,过了一会儿,它把箱子挪到香蕉下面,跳到箱子上,取到了香蕉。如果一只箱子不够高,猩猩还能把两个或更多的箱子叠起来以拿到香蕉。

苛勒还设计了许多类似的情景让猩猩解决问题。

1913~1917年,苛勒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与当时盛行的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相对立的第一个认知学习理论──完形—顿悟说。

苛勒认为桑代克的实验情况太复杂,结论是不可靠的。于是,他重新设计了动物的学习实验。苛勒认为,要判明黑猩猩的学习行为是否有所谓的理解力,实验设计必须有一个可靠的原则。他在《猿猴的智慧》(1925)一书中谈到,他用以设计实验的原则是这样的:“实验者布置一种情境,使其目的不能直接到达,而又使它对情境完全了解,于是我们便可以知道它所能得到的是何种程度的行为,尤其是它能否以间接的方法解决其问题。”从这个实验设计的原则中,我们可以看到:

(1)苛勒是以动物能否以“间接方法解决问题”作为理解力的标志的;

(2)苛勒的实验设计的要求是使动物有可能完全了解其情境,即问题的一切主要条件必须全部显露出来,以便让动物观察。在这一点上,他的实验情境同桑代克的迷笼是不同的。后者不仅比较复杂,而且并不是开始就全部显露而可供观察的,动物很难完全了解其情境。

学习的认知理论教育心理学苛勒的实验常由简单的问题入手,然后逐步增加难度。他认为用这种方法,才可以发现动物在解决问题的哪个方面表现出困难,并可以借此判断动物发生这样或那样错误的原因。苛勒设计的实验主要包括箱子实验和棒子实验两个系列。

在箱子系列实验中,苛勒把黑猩猩置于放有箱子的笼内,笼顶悬挂香蕉。简单的问题情境只需要黑猩猩运用一个箱子便可够到香蕉,复杂的问题情境则需要黑猩猩将几个箱子叠起方可够到香蕉。在复杂问题情境的实验中,有两个可利用的箱子。当黑猩猩1看到笼顶上的香蕉时,它最初的反应是用手去够,但够不着,只得坐在箱子1上休息,但毫无利用箱子的意思;后来,当黑猩猩2从原来躺卧的箱子2上走开时,黑猩猩1看到了这只箱子,并把这只箱子移到香蕉底下,站在箱子上伸手去取香蕉,但由于不够高,仍够不着,它只得又坐在箱子2上休息;突然间,黑猩猩1跃起,搬起自己曾坐过的箱子1,并将它叠放在箱子2上,然后迅速地登箱而取得了香蕉。三天后,苛勒稍微改变了实验情境,但黑猩猩仍能用旧经验解决新问题。

在棒子系列实验中,笼外放有食物,食物与笼子之间放有木棒。对于简单的棒子问题,黑猩猩只要使用一根木棒便可获取食物,复杂的棒子问题则需要黑猩猩将两根木棒接在一起(一根木棒可以插入另一根木棒),方能获取食物。在复杂的棒子问题情境中,最初只见黑猩猩一会儿用小竹竿,一会儿用大竹竿来回试着拨香蕉,但怎么也拨不着。不得已,它只得拿着两根竹竿飞舞着,突然,它无意地把小竹竿的末端插入了大竹竿,使两根竹竿连成了一根长竹竿,并马上用它拨到了香蕉。黑猩猩为自己的这一“创造发明”而高兴,并不断地重复这一接棒拨香蕉的动作。在第二天重复这一实验时,苛勒发现黑猩猩很快就能把两根竹竿连起来取得香蕉,而没有漫无目的的尝试。

通过这些研究苛勒发现:猩猩不是通过尝试错误的方法来学习如何拿到香蕉的,而是突然学会如何解决问题的。

苛勒认为,用“知觉重组”可以解释这种学习:猩猩突然发现了箱子与香蕉之间的关系,它在认知结构中将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重新组合的过程,因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苛勒认为,只要人和一些高级动物运用他们先天具备的能力,就能认识到环境中事物间的关系,产生顿悟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是不需要依赖于练习或经验的。在生活中我们也发现,对于个体比较熟悉的问题,他可能很快产生顿悟,但对于那些不太熟悉的问题,则通常要经过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例如一位象棋大师在解决一个从未见过的象棋残局,可能很快就会发现破解方法,但对于一位象棋新手来说,则要经过数十或数百次的尝试方能破解。或许正如一些批评家所指出的那样,顿悟不是一种独立的学习过程或学习形式,而是学习达到一定程度的表现或者结果。一定的经验积累,是产生顿悟的前提。

苛勒把这种学习叫做顿悟学习。顿捂学习是一种经常在理念类课程中使用的学习方法。用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给予解释,顿悟就是对问题情境的突然理解,它导致了迅速地学习,突然地理解了目的物和取得目的物的途径或着条件的关系。

关于顿悟产生的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但以下几点是可以肯定的:

1.顿捂依赖于情景,当答案的基本部分与当前情景的关系较易觉察时,才容易出现顿悟。

2.顿悟产生后,可以重复出现。

3.在一种情景中产生的顿悟可以迁移到新的场合。

一个人要做到顿悟学习,必须具备对问题思考量的积累、外界情境的触发等要素的综合作用。

1.思考的过程很重要,且过程越长越深入,转变的冲击力也就越强。

2.顿悟还需要有一个触发的情境,在学习中注意结合学习的内容,积极创造一个相应的学习环境,对于激发顿悟的感觉十分有益。而且,顿悟完全是一种个人体验,与个人的领悟力有着紧密的联系。

3.观念的接受和转变。观念的接受必然带来行为的转变,一定要注意接受观念以后,尽快实现行为的转变。

展开全文
金标尺教育
点击查看 更多招考
扫码关注 招聘考试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