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育公基》:95位教育大咖心理学篇—韦特海默

【教育人物心理学篇68】韦特海默

 

马克斯·韦特海默(1880年4月15日——1943年10月12日)是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之一。他出生于奥匈帝国时期的布拉格,去世于美国纽约州新罗谢尔。他早期学习法律和哲学,后转学心理学,在屈尔佩的指导下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然后长期执教并从事心理研究。1933年移居美国,受聘于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
韦特海默一生著述不多,但他对格式塔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他主张从直观上把握心理现象,并把整体结构的动态属性看作是心理学的本质,认为应从整体到部分地理解心理现象。他还研究了神经活动和知觉的关系、知觉和思维。


(一)似动研究
韦特海默通过对似动现象的知觉研究,提出了完形主义的观点,创立了格式塔心理学。所谓似动现象,是指先后出现的两个静止刺激,被个体知觉为刺激从前一个刺激的位置向后面一个刺激的位置运动的现象。韦特海默用速示器通过两条细长的裂缝先后在幕布上投射两条光线,一条是垂直线,另一条则与这条垂直线成20°或30°角。如果先后投射的这两条线时间间隔很长(如超过200毫秒),则被试看到的是两条先后出现的光线。如果两条线出现的时间间隔很短(如30毫秒),则被试看到的是两条同时出现的光线。可如果这两条线出现的时间间隔在某一范围时(如60毫秒),则被试看到的是光线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
对于上述运动知觉的机制,以前有三种解释:(1)以冯特为代表的眼球运动说;(2)以马尔比为代表的后象混合说;(3)以厄棱费尔为代表的感觉综合说(或联想说)。韦特海默对这三种解释进行反驳,并提出自己的解释。他认为,似动自身是一种现象,是一个整体或完形,而不是若干不动的感觉元素的集合。他进而推论,心理现象的整体是不可分析为元素的,因为整体并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是先于部分又决定各个部分的。这是韦特海默根据似动现象实验研究首次提出的完形主义观点,并以题为《似动现象的实验研究》的论文于1912年发表在《心理学期刊》上。后来这被认为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创立的开端。


(二)知觉组织原则
1923年,韦特海默发表了一篇关于知觉组织的论文,提出了关于知觉组织的“普雷格郎茨原则”,描述了离散的感觉输入被知觉为整体的方式和原因。他描述的这个原则包括几条子原则:(1)相似原则,即感觉域中的一部分和其他部分的属性相似;(2)接近原则,即感觉域中的一部分和其他部分接近;(3)闭合原则,即感觉域中的一部分构成闭合的形状;(4)共同命运原则,即感觉域中的一部分和其他部分变化的方式相同,比如同时运动。这些原则在当代的心理学教科书中作为认知神经科学和感觉心理生理学的活跃话题依然在被探讨。


(三)创造性思维
首先,韦特海默对关于创造性思维的两种传统观点做了评析。他认为,传统的逻辑观点虽然有很大优点,如思维严密、重视规则、强调证明等,但是不能说准确地完成逻辑运算就能够进行创造性思维。他还认为,联想主义是把思维视为一系列观念的联结。虽然联想说已经发展到了非常复杂的程度,但是其核心还是重复、接近等旧观念。
其次,韦特海默把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应用于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研究。韦特海默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创造性思维就是打破旧的完形而发现新的完形。在他看来,对情境、目的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等各方面相互关系的新的理解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根本要素,而过去的经验也只有在一个有组织的知识整体中才能获得意义和得到有效的使用。
再次,韦特海默提出了三条科学创造的方法原则。它们包括:(1)逻辑—非逻辑互补原则,即逻辑与非逻辑思维互相补充,交互作用,共同完成创造性思维。(2)结构—整体性原则,即结构重组和意义重释的整合形成创造性思维。(3)和谐—简单性原则,即创造性思维追求结构的完整、简单与和谐。
最后,韦特海默还强调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他不仅探索了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原则和途径,还指出了教师要教育学生打破框框、勇于创新、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现实意义。他认为,要把问题的细节层面和整体情境的结构联系起来进行考虑,解决问题也应该从整个问题向各个部分的方向进行。他说,如果教师能把问题安排得使课堂练习单元成为有意义的整体,那就能帮助学生顿悟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原则,也就很容易把这种原则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去。

展开全文
金标尺教育
点击查看 更多招考
扫码关注 招聘考试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