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科知识》:昭陵六骏

《昭陵六骏》

 

 

 

基本信息:
《昭陵六骏》石刻是唐贞观十年立于陕西省礼泉县唐太宗昭陵北司马门内的6块大型浮雕石刻,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

 

作品内容:

(1)唐昭陵六骏石刻是为纪念六匹随唐太宗征战疆场的战马而刻制的。传为当时工艺家阎立德、画家阎立本所作。
(2)唐昭陵六骏石刻采用高浮雕手法,六骏每件宽约204厘米,高约172厘米,厚约40厘米,均为青石质地。

 

艺术特点:
(1)疏密结合的表现集中体现在马头部的刻画中,作者为突出马的这一情感中心,着力刻画马的头部,而马鬃的刻画上则极为简练,主次分明。
(2)六骏马采用浅浮雕的雕刻手法,其雕法是将石分刻如屏,每方石屏四周留下边框,且大小间距相等、位置设置左右对称,连续排列,营造出纪念碑式的效果。

 

意义价值:
《昭陵六骏》是一组集历史、考古、艺术视量、社会价值于一身的文物精品,是中国封建社会综合国力最强盛时期的历史见证,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展开全文
温馨提示:若您在查看过程中遇到附件无法正常打开的情况,请您将本文链接复制,并粘贴至手机浏览器进行打开操作。
金标尺教育
点击查看 更多招考
扫码关注 招聘考试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