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育公基》:104位教育人物—卢梭

【教育人物12】卢梭

(一)人物简介

让·雅克·卢梭(1712年-1778年),法国人,生于瑞士,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二)主要论著

《论科学与艺术》1750年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年

《新爱洛伊斯》1761年

《社会契约论》1762年

《爱弥儿》1762年

《山中书简》1764年

《忏悔录》1782年

《漫步遐想录》1782年

 

教育思想

1.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卢梭把一个人受的全部教育分为三类: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教育的目标是自然的目标。为了达到这种目标,要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配合自然的教育。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即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自然人”。他所指的自然人并不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他指出这个人要头脑清醒,知道怎样在城市中谋得生存,与他人共处而不为偏见、欲望、权威所控制,也不参与狂妄的事情。他既能尽到作为社会成员的职责,又能保持纯真的天性、自由发展,不受腐败侵袭。卢梭特别强调对人的判断力的培养,他要培养的自然人是能生活在社会中的具有独立判断力的自然人。

2.“自然教育”的目的——培养自由、平等、独立的自然人

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忠于祖国,能履行职责的公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由、平等、独立、能适应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自然人”。这种自然人不是自然状态中的野蛮人,而是社会状态中的自然人,他们知道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为实现自由、平等的社会而奋斗。

3.“自然教育”的作用——保持和发展人的自然本性

卢梭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善良的、纯洁的,人生来爱自由,具有自爱心和同情心。一切错误和罪恶都是不良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在卢梭看来:教育在塑造人的品性方面,在改变人的恶劣环境对人的影响方面起着决定的作用。

4.“自然教育”的基本原理——顺应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规律

卢梭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按照孩子的成长和人心的自然发展而进行教育”,使儿童的本能、天性得到发展,合乎自然地成长为一个知道如何做人的人。教育的任务就是促进儿童“内在的自然发展”。只有依照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规律,根据儿童的能力和自然倾向进行恰当的教育,才能使儿童得到健康的发展。

根据自然教育的基本原理,卢梭反对压抑儿童个性和束缚儿童自由的封建教育;反对严格的纪律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主张让儿童完全自由地进行活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看、去想、去感觉一切事物;要求教育者“应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在进行教育之前必须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出教育者的任务就是创造一个能促进儿童自由发展的适当的环境,从旁仔细地观察和适当地诱导,只是在儿童感到经验上或力量上不足时给予适当的帮助,而不应强迫儿童接受成年人所特有的方式方法。

5.“自然教育”的阶段

从自然教育的基本原理出发,卢梭把儿童的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根据不同年龄时期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进行分阶段的教育。

第一阶段:婴儿时期的教育(出生到2岁)

卢梭强调婴儿时期教育的重点是身心的养护和锻炼,以保证儿童具有健康的体魄。卢梭非常重视儿童的身体是否强壮,主张从出生起,就应对儿童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儿童身体的自然发展,增强体质,养成抵抗疾病的能力。与此同时,卢梭也非常重视儿童的心理是否健康,主张帮助儿童发展感官,培养儿童勇敢的精神。

第二阶段:儿童时期的教育(2-12岁)

卢梭认为,儿童时期是理智睡眠时期,儿童的智力还处在感性阶段;记忆力还带有感性的特点;还不能接受观念,只能接受形象;还没有理性。因此这一时期的智育和德育应是消极的。卢梭反对封建教育不顾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一律灌输宗教道德信条,学习单纯书本知识的弊端,提出此期的智育和德育不应操之过急,要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特点。

第三阶段:少年时期的教育(12-15岁)

卢梭认为,少年时期的孩子,身体强壮起来,理性开始发达,对事物有了初步辨别的能力,并通过感官的感受获得了一些经验,因此可以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使儿童发展思维能力和学习各种知识。

第四阶段:青年时期的教育(15-20岁)

卢梭认为,青年从15-20岁起欲念日益增长,处于狂风暴雨似的转变时期,应主要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他认为,道德教育的作用是促使人的心中产生善良、博爱、怜悯、仁慈以及所有一切自然而然使人感到喜悦的温柔动人的情感,防止产生妒忌、贪婪、仇恨以及所有一切有毒害的欲念;道德教育的途径是通过人去研究社会,通过社会去研究人。

展开全文
金标尺教育
点击查看 更多招考
扫码关注 招聘考试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