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言语理解

金标尺职通编制

【导读】2021重庆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言语理解。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重庆公务员考试网

重庆公务员交流群:634558943

2021重庆公务员系统精讲班(精品网课)

2021重庆公务员考前冲刺班(面授课)

1.德国科学家和科学政策制订者的_____意识在德国科技强国之路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当处于落后地位时,虚心向比自己发达的国家学习;而当处于领先地位时,又_____,克服内外压力,精益求精,从不满足,才使得德国的科研体制永葆活力,长盛不衰。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忧患 未雨绸缪

B.责任 高瞻远瞩

C.创新 革故鼎新

D.风险 如履薄冰

 

2.很多人都喜欢将自已眼中的世界分门别类,并用固有的认知打上标签。这种”刻板印象”的存在,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认知_____,但也将我们的思维框定到已有的版图中,周边世界千变万化,而我们却在熟悉的境地里_____、停滞不前。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层次 泥足深陷

B.水平 闭门造车

C.效率 固步自封

D.能力 一意孤行

 

3.要实现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转变,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对高质量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的追切需求,数据的“盘活”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所谓“盘活”,关键是要解决数据_____、流通、_____的问题。“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不同系统、不同领域的数据实现大范围的流通与融合,才能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从而赋予人类观察事物的全方位视角。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整理 加工

B.确权 安全

C.获取 应用

D.开放 共享

 

4.上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需求使得塑料产量呈指数级翻倍。到了今天,即使已经意识到塑料无孔不入,人类依然对其无限依赖。目前,世界范围内每年依然消耗5000亿个塑料袋,每分钟仍然有100万个塑料瓶的销量……这些塑料消失很容易,流入大海,很快就淡出我们的视野。人类活动与垃圾排放,让大量塑料涌入海洋,其中体积大的最终会分解为微粒。而人们一度认为无比纯净的海冰中,已有数以万亿计的塑料微粒——每立方米海冰含240个塑料微粒,这一密度约是太平洋垃圾漂浮带塑料微粒的2000倍。分析认为,北冰洋中部的塑料微粒分布非常复杂,而因海冰消融释放出的塑料微粒,将轻易“攻占”深水区域,被海洋中的滤食性动物吃掉,存留在它们体内,再经过食物链层层传递。

这段文字主要讲的是(   )。

A.海洋塑料垃圾将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B.塑料微粒将在整个食物链中不断循环

C.北冰洋的塑料垃圾数量超过人们的认知

D.海洋垃圾问题需要引起人们极大的重视

 

5.所有燃烧燃料的飞机都会留下废气和烟尘的痕迹。在高海拔地区,水蒸气经常凝结在烟尘颗粒上,并冻结形成卷云。后者根据温度和湿度的不同,可持续几秒钟到几小时,云既能起到降温作用,也能起到增温作用。它们将一些太阳光反射回太空,但也阻挡了地球表面辐射的一些热量。平均而言,薄的自然卷云和尾迹都有净变暖效应。科学家利用一种大气计算机模型,估算了飞机尾迹在2006年引起多大程度的变暖以及到2050年可能引发的变暖程度。最终结论是,到2050年,飞机尾迹的升温效应将从2006年的每平方米50毫瓦上升到每平方米160毫瓦。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未来飞机尾迹增暖效应将日益显著

B.积极应对飞机尾迹增暖效应刻不容缓

C.自然卷云和飞机尾迹会产生较强的变暖效应

D.需研发新的替代燃料以减轻飞机尾迹升温效应

 

1.【金标尺答案及解析】A

第一空,待填词搭配“意识”,分析文段可知,文段为总分结构,后文在对首句观点进行解释说明,强调德国无论是领先还是落后,都要正确认清形势,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对应选项,A项“忧患”契合文意,当选。B项“责任”、C项“创新”、D项“风险”均无法体现出会考虑到当前及未来可能会遇到的困难、祸患之意,与文意不符,故排除B、C、D三项。

代入第二空验证,“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与前文“处于领先地位”形成对应,符合文意。

故本题答案为A项。

2.【金标尺答案及解析】C

本题从第二空入手,待填词通过“、”与“停滞不前”形成并列,语义相近,强调没有发展之意。对应选项,A项“泥足深陷”比喻陷入麻烦的境地却无法轻易脱离或陷于某件事(通常为不好的事)已不能自拔,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闭门造车”比喻做事不考虑客观情况,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固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能够体现出没有进步之意,当选;D项“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与文意不符,排除。答案锁定C项。

代入第一空验证,“提高效率”为惯用搭配,符合文意。

故本题答案为C项。

3.【金标尺答案及解析】D

第一空,依据后文“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及“不同领域的数据实现大范围的流通与融合”可知横线上所填词语要体现出流动、流转的含义。A项“整理”为整理合并的含义,体现不出“流动、流转”的语义,排除;B项“确权”强调确认某事物的权属,将某物确定为自己的东西,与“流转”含义相反,排除;C项“获取”含义为获得,取得,与“流转”语义不一致,排除;D项“开放”强调敞开,也就是允许事物进出,与文意相符,当选。

第二空代入验证,由后文“只有不同系统、不同领域的数据实现大范围的流通与融合,才能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可知,文段强调数据应融合,待填词应体现融合之意,对应选项,“共享”符合文意。

故本题答案为D项。

4.【金标尺答案及解析】A

文段首先通过介绍“上世纪”背景,引出话题“塑料”,并指出人类对“塑料”的无限依赖;接着引出现在,强调目前产生的塑料垃圾流入大海,最终分解为微粒;后文通过对海冰、北冰洋塑料微粒的阐述,强调塑料微粒会被某些海洋动物吃掉,并留存体内,经过食物链传递。因此文段重点在强调海洋塑料垃圾带来的严重的危害,对应选项,A项最为契合,当选。

B项,“整个食物链中”表述过于绝对,扩大范围,排除;

C项,“北冰洋的塑料垃圾数量”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排除;

D新,偏离文段主体,没有提到“塑料”,排除。

【强干扰项分析】此题选项均有瑕疵,A项“环境问题”本身扩大范围,但根据选项优中选优,差中选次差原则,A项和文段重点最为契合,能够体现出“海洋塑料垃圾”的危害。基于此,金标尺更倾向优先选择A项。

故本题答案为A项。

5.【金标尺答案及解析】A

文段首先引出话题——燃烧燃料的飞机会留下废气和烟尘的痕迹;接着指出“废气和烟尘”会冻结形成卷云,卷云和尾迹会有净变暖效应;后文通过科学家的计算模型,对尾迹的净变暖效应引导更进一步说明,尾句并得出结论,强调飞机尾迹的升温效应将在未来变得越来越明显。因此文段重点在尾句结论,对应选项,A项当选。

B项,“刻不容缓”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时间的紧迫性,排除;

C项,为尾句结论之前,文段强调的是“尾迹在未来的升温效应”,排除;

【强干扰分析】D项。意图推断题,应该优先验证对策,但对策必须要和文段契合。D项“研发新的替代燃料”引申过度,如若D项为正确选项,文段重点应是强调“燃料”,但是文段只是强调燃烧燃料的飞机尾迹导致升温,并没有提到是因为“燃料”本身的不好才会导致升温,有可能是燃料多、燃料少或是燃料使用不当,不能够直接等同于“替代染料”;而且文段尾句强调的是尾迹在“未来”的升温效应,D项没有体现“未来”。基于以上原因,金标尺更倾向于选择A项。

故本题答案为A项。

【本文出处】《飞机尾迹增暖效应显著》

展开全文
金标尺教育
点击查看 更多招考
扫码关注 招聘考试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