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小饭桌”是在学校周边通常利用家庭住宅开设并为中小学生提供餐饮、休息和学习的场所。“小饭桌”这一业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学生放学后学习就餐及学校食堂供餐等现实问题。然而,“小饭桌”在满足部分学生家长需求的同时,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金标尺解读】
“小饭桌”的出现,在方便学生的同时,也为没有时间给孩子做饭的家长们减轻了不少负担。但由于其既脱离学校又脱离家庭,很多“小饭桌”的卫生等条件并不符合相关要求,甚至连合法手续都没有,很容易成为监管不到的隐秘角落。
“小饭桌”不小,关乎安全大问题,是无数孩子的饮食需求,是千家万户的安全期待。因此,对于“小饭桌”的治理不能忽视,因为这关系到孩子的饮食与人身安全,不能让其肆意生长,成为监管不到的隐秘角落。
一是既需要监管,更需要关爱。一方面要对“小饭桌”进行规范和常态化监管,让“小饭桌”成为孩子和家长的放心桌;另一方面要制定科学的“小饭桌”设立标准,帮助“小饭桌”达标,使其有序运行。这样,既能解决孩子吃饭和午休的难题,也让一些困难群体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
二是抓好建章立制,落实落细主体责任。落实好“小饭桌”经营者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的第一主体责任,明确经营者做好对原材料进货查验、食品贮存、加工操作以及食品留样等环节进行查验,倡导经营者积极实施“明厨亮灶”,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三是发挥教育部门的宣传监督作用。教育部门要积极做好衔接工作,可以由学校收集在校学生报名的“小饭桌”名录,报备给社区进行“摸底”,教育部门再把信息反馈给市场监管部门,在市场监管部门相关人员到店内实地检查、评级后,通过学校将评级结果公示,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可参考的名单。教育部门需定期组织中小学开展“小饭桌”巡查,加强对学生、家长的食品安全宣传工作等,及时收集学校反馈信息,切实保障好学生权益。
不仅是“小饭桌”,只要是涉及学生安全健康的每个环节,都应该得到重视。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各方攥指成拳、形成合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