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7月18日,北京市教委官网公布《关于推进中小学体育设施在节假日及寒暑假向学生开放工作的通知》,明确全市中小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面向学生开放体育场馆设施。除北京外,已有广东珠海及深圳、云南昆明、浙江杭州等多地发布推进中小学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开放的举措,方便运动健身的民众。
【金标尺解读】
随着运动健身观念的普及,民众锻炼热情和健身设施不足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而健身场馆的建设,涉及资金、场地、管理等多种资源,很难在短时间内补足短板。在这种形势之下,公共财政投入建设的校园体育场馆,作为可供挖掘的存量资源,在暑期等时间段对外开放,成了值得考虑的多赢之举。这一方面可以缓解市民健身需求与体育设施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是学校服务社会、与社会加强沟通和互动的重要方式。
当然,学校的大门并非一开了之,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势必会出现问题。一是增加学校的管理成本和压力。大量社会人员混入校园,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很难保证校内师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增加保卫工作压力。二是锻炼群众运动安全难以保障。如果锻炼人员缺乏相应的安全保护意识和运动安全常识,会出现运动致伤、致残等伤害性事故。
因此,关注校内体育场馆开放的同时,更应从实践经验中获得启发,丰富破解相关难题的工具箱。
第一、完善进出校园的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准入和预约制度,学校可以建立网络共享平台,明确运动场地开放时间,通过抖音、公众号、手机app等方 式,将开放的具体信息发布到平台上,便于锻炼者了解场地信息,同时对进出校园的群众严格把关,确保开放安全有序。
第二、增设保险机制。探索新型学校体育场馆开放保险制度,鼓励运动者购买专项责任保险及其他运动伤害类保险,把学校开放后带来的人身安全风险和 财产风险降到最低,解决学校的后顾之忧。
第三、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一方面,学校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培养专业的体育管理人员,做好体育场馆设施日常维护工作。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与社 区的对接,增加社区体育指导员和志愿服务队总体数量,为附近居民讲解体育锻炼知识,减少运动中意外伤害的发生。
最后,学校运动场地的开放,既需要校方努力,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对体育场馆开放的监督和支持,使学校体育场馆能科学、合理、有序地对外开放,让不断扩容的共享体育场地资源,更好满足公众健身需求,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和谐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