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道题的解析
2023-04-11 19:25:19
回答于 2023-04-12 09:51:55
5:文段为提出问题(不重视民间资本)+对策(“更重要的是”引导对策,要一视同仁)+好处。A项当选。B项转折前内容,排除;C项无中生有,D项偏离主体“民间资本”
回答于 2023-04-12 09:52:59
文段开篇引出“社会力量参与到了当代文学的进程之中”的话题,并说明结果是“积极的、有建设性的对话关系”接下来对这种对话关系做详细的解释说明,尾句通过关键词“前提”“必要条件”强调的是文学多样性的重要性,而文学多样性代表的就是前文“社会力量参与到当代文学中”所以文段强调的重点是社会力量与文学结合的好处,对应D项。A项,“大势所趋”在文段并未体现,文段重点强调的是社会力量与文学结合的结果好,并未说明未来发展如何,排除;B项,没有主题词“社会力量”,并且前提条件已日趋成熟,在文段并未体现,排除;C项,“可持续发展”对应文段尾句,但文段强调的是文学生态得以可持续发展,并不是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与文段论述不符,排除。
回答于 2023-04-12 09:54:18
文段首句为背景铺垫,阐述大众开始偏向更具精神内涵的城市景观。第二句话以结论引导词“因此”得出结论,强调城市管理者在新时代背景下,更需具备的能力。第三句话又阐述了优秀的管理者的做法,是选择最合适的艺术家和表现形式来诠释城市调性艺术。最后一句话举了成都宽窄巷子的例子来论证前文的观点。所以文段结构为“分—总—分”,重点是在强调城市景观要契合城市环境,而不是生硬的植入景观。选C 也可通过例子反推文段,例子为论点服务,例子的重点就是论点的重点,例子主要强调要和周围环境结合,那么论点也应该是这个,对应C项
回答于 2023-04-12 09:55:39
文段首先指出我国的大气污染具有积聚特征,即“复合型污染”,随后详细解释这一特征的具体表现,接下来指出污染物之间可以相互转换,摸不清病症会加重污染,即提出治理我国大气污染必须“摸清所有的病症”——明确方向,故文段重在介绍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和治理方向,对应A项。B项:文段强调“大气污染”的内容,“环境污染”扩大了概念,排除。C、D两项:C项“控制细颗粒物”、D项“大气污染物”均是“大气污染”的“症状之一”,表述片面,排除。
回答于 2023-04-12 09:56:55
最后一道题就是从主体入手。BC项偏离主体,A项文段未将两者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