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
金标尺 张**

首先我觉得这道题,张林最后听从了父亲的劝告,规范了自己的行为,更能体现的不应该是指引作用吗?其次,教育作用,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这四者到底如何区分,感觉老师上课讲的也很笼统,答案解析也很笼统。可不可以清晰明白的把四者的区别摆出来,或者用同一个案例的不同形态和我解释一下这4个的区别

[相关题目] 某林区村民张林为盖房欲去山上伐几棵国有林木。父亲对儿子说,未经许可去伐国有林木属乱砍乱伐,是违反《森林法》的,张林听从了父亲的劝导。该事例说明法的哪个功能( )。

A.预测功能

B.评价功能

C.教育功能

D.强制功能

正确答案:B

综合基础知识 法律类

2021-12-11 11:08:17

金标尺 董** 老师

回答于 2021-12-11 18:02:00

指引自己,但本题是听了别人的评价。 张三想杀李四,害怕死刑,于是放弃,指引作用。 张三杀了李四,王五说,张三犯了故意杀人罪。评价作用。 张三杀了李四,按照刑法的规定,可能会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预测作用。 张三杀了李四,被判处了无期徒刑。强制作用。 张三杀了李四,在法制栏目播出了这个案件。光大民众进行讨论和反思。教育作用。

金标尺 张** 同学

我看到题目下面有同学他们的做法是,合不合法是评价作用,可不可以是指引作用,这样子用来做做题的判断可以吗?

金标尺 张** 同学

然后如果这道题加上了指引作用的选项,那可不可以选指引作用?

金标尺 张** 同学

还有“通过法律人们可以知道什么是国家赞成的,可以做的,什么是国家反对的,必须做或者不该做的”,这句话是不是体现的法律的教育作用

金标尺 董** 老师

回答于 2021-12-14 21:15:27

做题的时候,我认为重点还是针对的对象。是自己还是他人,是大多数还是违法犯罪者,还是互相?

金标尺 张** 同学

那我追问的这道题,“人们可以知道怎么做”,我觉得这里的人们指的就是教育大多数,那是不是体现的教育作用呢

金标尺 董** 老师

回答于 2021-12-16 10:57:15

这句是指引作用。虽然题干中有“人们”的表述,但仍然是指引作用。

金标尺 张** 同学

那为什么呢?针对的不是大多数吗?

金标尺 董** 老师

回答于 2021-12-17 10:41:36

针对的是人们自己。

金标尺 张** 同学

那回到这道题,如果这道题有指引作用,可不可以选指引作用?

金标尺 董** 老师

回答于 2021-12-18 09:31:31

就是指引作用啊。

金标尺 张** 同学

这道题的答案是评价作用

金标尺 董** 老师

回答于 2021-12-21 09:14:59

通过法律人们可以知道什么是国家赞成的,可以做的,什么是国家反对的,必须做或者不该做的。这个是指引作用。如果原题中说的是张林自己根据《森林法》的相关规定而决定不再乱砍乱伐就是指引作用啊。 但是本题中有张林的父亲,父亲对儿子说,未经许可去伐国有林木属乱砍乱伐,是违反《森林法》的。这句话很典型就是评价他人的行为就是评价作用。后续张林因为他人的评价放弃违法行为,也是评价行为的一个体现。 法的规范对象是很重要的。

金标尺 张** 同学

那我自己这样总结: 法律对一个坏事的后果让大家知道,杀鸡儆猴,就是教育作用 这个东西合不合法、好不好、对不对,就是评价作用 这个东西我可不可以做,能不能做,最后有没有做,就是指引作用 这样子归纳可不可以?

金标尺 董** 老师

回答于 2021-12-22 09:36:10

这么理解没问题。但是主要还是看题干中的当事人是自己还是他人还是大多数。

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