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老师,四川讲的根据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把教育分为非制度化的教育和制度化的教与重庆讲的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有什么区别啊?
2020-11-16 13:18:41
回答于 2020-11-18 11:08:44
教育的形态是指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也是“教育”理念的历史实现。从目前教育学的研究来看,划分教育形态的标准大致有三个:一是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二是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三是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从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出发,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非制度化的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制度化的教育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而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是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这里的“前制度化教育”也被叫做“实体化教育”,其始于原始社会教育,趋于定型的形式教育,意味着这时候没有教育制度。在我们教育学或者心理学学习的过程可以发现,如果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理论的阶段我们会用“前”来进行表示还未到达。所以前制度化教育在教育形态上其实属于非制度化教育的范畴。而制度化教育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说这时候有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制度化教育阶段的开始起源于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而“非制度化教育”主张打破学习的藩篱,使教育不再限于学校之中,构建学习型社会是在制度化教育基础上的超越,和制度化教育相比,不仅是形式的改变,更是理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