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
金标尺 陈**

“盈科而后进”、“随人分限所及” ,分别体现出了什么样的教学原则?

[相关题目] 下列表述中, 与“盈科而后进”所体现的教学原则相一致的是( ) 。

A.不陵节而施

B.杂施而不孙, 则坏乱而不休

C.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D.随人分限所及

正确答案:A、B

教育理论知识

2020-11-26 12:30:34

金标尺 罗** 老师

回答于 2020-11-26 14:00:46

“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出处《孟子·离娄下》,比喻学习或者工作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不陵节而施”出处《学记》,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杂施而不孙, 则坏乱而不休” 出处《学记》,施教者杂乱无章而不按规律办事,打乱了条理,就不可收拾。“随人分限所及” 根据学生接受能力有限的原理。所以每次不能教授太多的知识。题干的描述体现的是循序渐进原则,C项体现的是启发性原则,D项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金标尺 陈** 同学

随人分限所及,有没有教学原则中的量力性原则的体现?

金标尺 罗** 老师

回答于 2020-12-01 14:13:27

"随人分限所及"体现什么教学原则,这个问题本身存在有争议。我们认为其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主要是以这句话的来源为主。王阳明认为儿童处于一个重要发展时期,精力、身体、智力等各方面都在发展过程中。教学必须考虑到这个特点,儿童的接受能力发展到什么程度,便就这个程度进行教学,不可逾越。把这种量力而教的思想称之为“随人分限所及”。这种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的“随人分限所及”原则要求教育者必须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这也符合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如果考到了这句话,单选以因材施教为主,多选有量力性就选就可以了

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