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老师,请问,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按照性质分,行为性,表现性,展开性。怎么理解呀?不会做题。能举例子帮助区分吗
2022-01-18 21:16:43
回答于 2022-01-19 11:27:53
行为目标指的是一系列可以通过具体观察或测量幼儿行为变化的结果来表示对教育结果预期的目标。例如,“知道纸是中国的蔡伦发明的”,“能区分几种常见的急救电话——119、120、110”,“在老师的伴奏下,能够听懂前奏,会齐唱歌曲”。行为目标的任务往往比较简单、浅显,更多的是针对幼儿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也便于教师考察评价幼儿的学习结果。 生成性目标是用行为变化的过程来表述目标,包含了一些表示行为过程的动词。例如,“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情绪愉快、稳定”,“即兴创编舞蹈动作,有表情地表达”等。生成性目标关注的是幼儿学习过程中各种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表现性目标是指幼儿在参与活动后所得到的各不相同的结果。它关注的是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的创造性,而不重视预先规定的幼儿行为的变化。例如,“能清楚连贯地谈论自己过生日的情景,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参观动物园并讨论那儿有趣的事情”。
这个就是课程目标四个取向的内容嘛?
回答于 2022-01-24 10:49:32
不同的教育活动目标有不同的表述方式。以上解释的三种是四种取向中的三点哦。
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