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
金标尺 黄**

班级有了核心,同学之间团结协作,此阶段属于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凝聚期。 为什么不是形成期呢?不是刚有了核心才团结协作的吗

教育理论知识

2022-04-11 17:47:41

金标尺 朱** 老师

回答于 2022-04-13 20:36:51

班集体要经历松散期、同化期、凝聚期、形成期四个阶段。 第一,松散期。刚组建的班级,尤其是学生刚刚入学的新班级,学生之间互不认识、缺乏了解,彼此之间尚存一种孤独感,此时一切行动都服从教师的指挥。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在直接接触、情感开始沟通的基础上,对于好感与反感、接触的难易、志趣是否相投等,都不能作肯定的描述。此时,集体舆论没有形成,只有表面上的联系,既无争论也无共同的态度与意见。 第二,同化期。成员之间开始熟悉,学生之间开始频繁往来,结成伙伴。部分积极分子带头接受教育要求,并协助班主任开展工作,班主任也有意识地给积极分子布置一些工作,扩大他们在同学中的影响。此时,班级工作虽有学生骨干的配合,但基本上是教师安排一切。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以共同活动为基础的,在活动中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开始分化,出现各种活动的带头人和追随者。对班级的个别问题,开始出现争论。这时班级处于联合群体或合作群体状态,班主任如果满足于这种状态,班级将在今后处于停滞状态,不会向前发展。 第三,凝聚期。经过一段时间(约半个学期),在班主任的引导和培养下,在各种活动中,积极分子崭露头角,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得到老师的赞许和同学的拥护,形成一股骨干力量,开始成为班级的核心,在班级核心的组织下能独立开展集体活动。成员的向心力、荣誉感和正确舆论开始形成,所有成员都能自觉地参加班集体组织的活动。对班级中的大事有不同意见开始争论,并能最后形成一致的意见与态度,班集体舆论形成。 第四,形成期。这个阶段,学生不需要外来监督,自己能经常提出要求,自觉遵守,认真执行,班集体核心的独立工作能力增强,能较好地发挥集体的各项功能,形成了既有集中又有民主的组织形式,班级核心有权威,同时受到班级成员的监督。成员之间互相有较深入的了解,互相关心,团结紧密,交往中有原则性。集体中已有不成文但大家都遵守的生活、学习规则。在各项活动中学生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其自治自理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整个集体成员之间已形成紧密团结、互相关心、共同爱护班集体的良好风气,班级群体活动基本由学生自己组织开展,但在工作过程中主动接受班主任的指导和帮助。至此,班集体形成。

金标尺 黄** 同学

谢谢老师!

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