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理解给。性相近,习相远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有教无类说明人人可以受教育。这咋扯在一起?
[相关题目] “性相近、习相远”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本质上是一致的。( )
2022-07-05 14:37:41
回答于 2022-07-05 14:43:54
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思想。孔子在春秋末期,面对官学衰落和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的社会现实,从“性相近,习相远”的理论前提出发,极力主张扩大教育的对象,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 孔子认为教育对象应当“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都可以入学。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指人的本性即先天素质本是很接近的,不同的人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后天之“习”的结果。这个观点为他实施“有教无类”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二者的思想本质是一致的。
谢谢老师,麻烦老师再解答一下:建构性反应题型。没懂这个
回答于 2022-07-05 15:50:00
建构性反应题,要求学生写出问题答案,但不像标准化测验那样从多种答案中加以选择。在这类反应题中,正确的答案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回答的形式也可以有所不同。这种形式包括填空、解数字题、填写图表、写出几何证明步骤等